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死去」的語言無法扼殺聖經的活力

「死去」的語言無法扼殺聖經的活力

「死去」的語言無法扼殺聖經的活力

在過去幾百年,世上至少有一半的語言消失了。當世上再沒有人以某一種語言為母語,那種語言就會失去生命力而「死去」。因此,拉丁語常常被界定為一種「死去的語言」,儘管現在這種語言仍有不少人學習,並且是梵蒂岡的官方語言。

一些最早出現和最重要的聖經譯本,都是用拉丁語翻譯的。既然拉丁語已經不再通行,這種語言的聖經譯本還會是「活的」,能夠影響現代的讀者嗎?我們了解一下拉丁語聖經背後有趣的翻譯史,就能找到答案了。

最古老的拉丁語譯本

拉丁語是羅馬居民的第一語言。可是,使徒保羅卻用希臘語寫信給羅馬的基督徒。 *這不會構成問題,因為很多羅馬人都會說這兩種語言。事實上,由於羅馬有許多居民來自小亞細亞的希臘語地區,以致當時有人說羅馬將要變成另一個希臘。在羅馬帝國境內,人民使用的語言因地而異。可是,隨著帝國的版圖不斷擴大,拉丁語變得越來越重要,人們於是把聖經從希臘語翻譯成拉丁語。這方面的翻譯活動看來始於公元2世紀的北非。

在這段時期出現的拉丁語譯本,人們稱之為《古拉丁語譯本》。可是,在所有存留至今的古抄本中,沒有一個是完整的拉丁語聖經譯本。從現存的抄本和古代作家所引錄的拉丁語經文看來,《古拉丁語譯本》並不是一部單一的翻譯作品,它很可能包含了若干譯者在不同的時期和地點各自完成的譯作。因此,說得準確一點,《古拉丁語譯本》不是一部聖經譯本,而是一個統稱,指的是一批譯自希臘語的拉丁語經文或經卷。

由於有不同的人各自把聖經的部分內容翻譯成拉丁語,這就產生了一種混亂的情況。公元4世紀末,天主教神學家奧古斯丁認為當時「凡是能夠得到一份希臘語抄本的人,只要自以為對希臘語和拉丁語有所認識,即使他們對這兩種語言只是略知皮毛,都會敢於把抄本翻譯」成拉丁語。奧古斯丁和另一些人都覺得,那時流通的譯本太多了,他們也懷疑這些譯本的準確性。

哲羅姆的譯本

一個叫哲羅姆的人想消除譯本繁多的混亂局面。在公元382年,哲羅姆有時會擔任羅馬主教達馬蘇斯的秘書。達馬蘇斯請哲羅姆修訂福音書的拉丁語譯本,哲羅姆只用了幾年時間就完成了這個任務。隨後,他開始修訂其他聖經書卷的拉丁語譯本。

哲羅姆的譯本後來被稱為《通俗拉丁文本聖經》(《武加大譯本》)。這個譯本有不止一個底本。哲羅姆根據《七十子譯本》(《希伯來語經卷》的希臘語譯本,成書於公元前2世紀)修訂詩篇。此外,他修訂了福音書,並把《希伯來語經卷》的大部分內容直接從希伯來語原文翻譯過來。剩下來的部分,很可能是由其他人修訂的。後來,《古拉丁語譯本》的部分譯文也加進了哲羅姆的《通俗拉丁文本聖經》。

起初,哲羅姆的譯本並沒有受到廣泛的認同,就連奧古斯丁也批評他的譯本。可是,這個譯本慢慢獲得人們接納,後來更被視為最優秀的一冊式聖經全書。由於被人輾轉傳抄,這個譯本漸漸出現了一些語文和內容上的錯誤。公元8、9世紀,阿爾昆和狄奧多爾夫等學者開始改正這些錯誤。其他學者就把各經卷分成章,以便查考。活字印刷術出現後,哲羅姆的譯本是第一部付印的聖經。

在1546年的特利騰(特倫多)大公會議上,天主教會首次將哲羅姆的譯本定名為《通俗拉丁文本聖經》。他們宣稱這是一個準確可靠的譯本,並將其確立為天主教的標準聖經。與此同時,教會也宣布修訂這個譯本。修訂工作本來由一個專責的委員會督導,但顯然有點過度自信的教宗思道五世,由於急著看到新的版本面世,竟決定親自把工作完成。思道五世於1590年去世時,由他所修訂的版本才剛剛付印。樞機主教們認為這個修訂本錯漏百出,於是立刻表明不接受這個版本,並收回已經分發的修訂本。

1592年,教宗克雷芒八世在位期間,新版的《通俗拉丁文本聖經》終於出版,這個版本後來被稱為思道-克雷芒版本。有一段頗長的時期,這個版本一直是天主教會指定的聖經版本,並被轉譯成其他語言的天主教聖經。例如,安東尼奧·馬丁尼在1781年譯成的意大利語聖經,就是根據這個版本翻譯的。

一部現代的拉丁語聖經

20世紀的經文校勘活動讓人們清楚看出,《通俗拉丁文本聖經》像其他聖經譯本一樣,需要重新翻譯。因此,天主教會在1965年成立新通俗拉丁文本聖經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專責根據最新的知識重譯這部拉丁語譯本。新的譯本會在拉丁語的天主教儀式中使用。

新譯本的第一部分於1969年面世。1979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批准發行《新通俗拉丁文本聖經》。在這個新譯本的初版,不少經文都含有上帝的名字Iahveh(雅威),例如出埃及記3:15和6:3。可是,於1986年出版的第二個教會指定版本卻改變了做法。上述委員會的一個成員指出,他們「後悔了……重新用Dominus(主)一詞取代Iahveh(雅威)」。

正如《通俗拉丁文本聖經》在許多世紀之前受到批評,《新通俗拉丁文本聖經》也受到抨擊,批評的人甚至包括天主教的學者。這部譯本據稱能夠促進各基督教派的團結,但許多人卻認為它妨礙了各教派之間的對話。最主要的原因,是天主教主張現代其他語言的聖經都以這部譯本為範本。在德國,人們就重譯一部受各教派認可的譯本起了爭論,《新通俗拉丁文本聖經》正是爭論的中心。天主教徒堅持新的譯本必須根據《新通俗拉丁文本聖經》翻譯,這引起了基督新教徒的不滿。

雖然拉丁語不再是通行的語言,拉丁語聖經卻對數以百萬計的讀者產生了直接和間接的影響,而且影響了許多語言的宗教術語。事實上,上帝的話語不管以哪種語言寫成,現在都仍然發揮力量。世上有千百萬人正是因為努力聽從聖經的優良教導,生活得以改變過來。(希伯來書4:12

[腳注]

^ 關於基督教時代的聖經經卷為什麼以希臘語寫成,請看第13頁「你知不知道?」一欄。

[第23頁的精選語句]

《新通俗拉丁文本聖經》是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批准發行的,初版的一些經文含有上帝的名字Iahveh(雅威)

[第21頁的附欄]

影響深遠的譯文

《古拉丁語譯本》譯自希臘語,這個譯本所採用的一些譯法,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例如,這個譯本把希臘語迪阿泰凱(意思是「約」或「契約」)譯作testamentum(拉丁語),也就是英語的testament。(哥林多後書3:14)於是,今天許多說英語的人都把《希伯來語經卷》和《希臘語經卷》分別稱為Old Testament(《舊約》)和New Testament(《新約》)。

[第23頁的附欄]

備受爭議的指示

經過四年的準備工作,梵蒂岡敬禮與聖事紀律部於2001年出版了一份關於天主教禮儀的指示(Liturgiam authenticam)。這份指示受到許多天主教學者的猛烈批評。

按照這份指示,《新通俗拉丁文本聖經》是教會指定採用的聖經版本,即使這個譯本有任何更改了原文的地方,所有其他語言的聖經仍該以這個譯本為翻譯的範本。惟有符合這個要求的聖經,才能得到天主教會認可。上述指示也指出,在天主教的聖經裡,「全能天主的名字以[相當於拉丁字母YHWH的]四個希伯來語字母所代表,這個名字」被翻做「任何一種語言時」,都應該譯成意思相等於「主」的字詞,就像《新通俗拉丁文本聖經》第二版的做法一樣。然而,這個譯本的初版也將上帝的名字譯做Iahveh(雅威)。 *

[腳注]

[第22頁的圖片]

阿爾昆修訂的拉丁語聖經,公元800年

[鳴謝]

From Paléographìe latine, by F. Steffens (www.archivi.beniculturali.it)

[第22頁的圖片]

思道-克雷芒版的《通俗拉丁文本聖經》,1592年

[第23頁的圖片]

《新通俗拉丁文本聖經》中的出埃及記3:15,1979年

[鳴謝]

© 2008 Libreria Editrice Vatic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