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生機勃勃的地球

生機勃勃的地球

生機勃勃的地球

地球上的生物,數目極大,種類極多,物種的數目可能以百萬計。許多生物在土壤、空氣和水裡生長繁衍,體積很小,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舉例說,單在一克重(0.04盎司)的土壤裡,就有一萬種 細菌,可見土壤蘊含的微生物,數目多麼驚人!科學家發現,甚至在地面以下3公里的土壤也能找到微生物!

我們的天空同樣充滿生機,活躍其中的不僅有鳥兒、蝙蝠和昆蟲。在某些季節,空氣中還含有大量的植物孢子、花粉和種子,在某些地區,更有數千種微生物在空中飛散。《科學美國人》雜誌指出:「空氣跟土壤一樣,蘊含種類繁多的微生物。」

另一方面,科學家對海洋的認識仍然有限,因為要探究海洋常常要借助昂貴的設備。雖然考察珊瑚礁比較容易,研究也較深入,但是住在珊瑚礁的生物,可能有數百萬種仍待發現。

雖然如此,有一點是肯定的:地球滋養著無數生物,這使地球起了若干化學變化。在生物圈內,即地球上有生命活動的領域裡,這種變化尤其顯著。就以海洋為例,貝殼和珊瑚所含的碳酸鈣,有助於穩定海水的化學結構。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的一份報告談到碳酸鈣所發揮的作用,說:「這種情形就彷彿抗酸劑能夠中和胃酸一樣。」無論是花草樹木也好,是湖面或海面的浮游植物(單細胞藻類)也好,都能夠調節水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及氧含量。在土壤裡,細菌和真菌發揮分解作用,從而為植物提供養分。的確,地球上可謂生機勃勃。

不過,要不是地球很多方面都配合得天衣無縫,地球上就根本不可能有生命。直到20世紀,科學家才完全明白地球某些方面如何配合。比如說:

1.地球在銀河系和太陽系所處的位置;地球運行的軌道、傾斜度、自轉速度;地球與其衛星月球的關係

2.由磁場和大氣層構成的雙重屏障

3.豐富的水資源

4.既能補給,又能潔淨生物圈的自然循環系統

接著的文章會談談以上幾方面。你閱讀時,不妨問問自己:「地球有這些特性純粹是巧合,還是出於造物主的精心設計呢?如果地球是造物主所創造的,他創造的目的是什麼呢?」本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會交代第二個問題的答案。

[第3頁的附欄]

「科學殿堂不容上帝踏足」

眾多證據表明,自然界構造實在精妙,不可能碰巧產生。儘管如此,許多科學家還是不肯承認有一位創造者。進化論學者理查德·萊汪丁說,這並非因為科學家能提出若干證據,令無神論者覺得「宇宙自行產生的說法」是對的。事實上,無神論者「先入為主,相信唯物主義」,所以決心提出「一套理論,解釋宇宙是如何自行產生的」。萊汪丁表達了一般科學家的看法,說:「唯物主義是不容置疑的,科學殿堂不容上帝踏足。」

要是有大量證據表明創造者真的存在,人還是執意相信以上那個沒有根據的看法,這是否明智呢?你認為怎樣?(羅馬書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