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為什麼我們需要希望?

為什麼我們需要希望?

為什麼我們需要希望?

如果上文提到的年輕癌症患者,丹尼爾始終抱著希望,情況會不會改變呢?他會不會因此戰勝癌症、活到今天呢?即使是最支持希望療法的人,也不敢妄下斷言。這牽涉到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決不可誇大希望的作用。希望並不是可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一次訪談節目中,內森·徹恩醫生忠告大家,跟身患重病的人共處時,千萬不要誇大希望所起的作用,這樣做是很不智的:「我們曾見過丈夫痛斥妻子,責怪她們沒有好好沉思、思想不夠積極。」徹恩醫生補充說:「這些人的想法似是而非,誤以為單憑自己的意志力就能遏制腫瘤的生長。如果病情沒有改善,就責怪病人沒有盡力而為,這個講法實在有欠公允。」

說實在的,與致命的疾病搏鬥常常使人心力交瘁。病人的負擔已經夠重了,親友絕不願再增加他們心中的內疚。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說,希望就是毫無價值的呢?

並非如此。譬如,剛才提到的徹恩醫生就積極從事緩和療法,這種療法目的並非要直接治療疾病,也並非要延長病人的生命,而是在病人還活著時盡可能讓他們過得舒適、愉快一點。從事緩和治療的醫生認為,就連重病垂危的人也能因緩和療法而保持較為愉悅的心情。大量證據表明,希望確實能夠輔助治療,而且裨益還遠不止於此。

希望的價值

關於在感情上給予支持,是否對重病垂危的人深具價值的研究,醫學雜誌撰稿人吉福德·瓊斯醫生作了以下評論:「希望是一劑良藥。」據推測,在感情上給予支持可以幫助病人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一項1989年的研究發現,在感情上受到支持的病人可以活得更久,雖然近期研究對這個結論持審慎態度。但不管結論如何,研究均證實,在感情上得著支持的病人比得不著支持的病人,情緒上沒那麼低落,也沒有那麼疼痛。

我們再看看另一個研究,這項研究專門評估,樂觀和悲觀的態度對冠狀動脈心臟病人的影響。研究對1300多人作了一番仔細評估,按其對待生活的態度分為兩類:樂觀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這項追蹤調查進行了十年後發現,這些人中約有百分之12患上不同程度的冠狀動脈心臟病,其中悲觀的人比樂觀的人多將近一倍。哈佛大學公共健康學院研究健康與社會行為的副教授洛拉·庫布藏斯基評論道:「關於『積極的態度』對健康有益的說法,大多數的證據都是間接的二手資料。在心臟病學的領域內,這項研究卻提供了第一份直接的醫學證據。」

一些研究發現,一向自認身體較差的人,在手術後的確沒有那些一直自覺身體健康的人恢復得那麼好。保持樂觀心態甚至能夠延年益壽!一項針對上年紀的人而做的研究透露,長者對於衰老一事有正面的看法,他們就比較健康、比較長壽,反過來說也一樣。他們給老人看些資料,內容提到年老意味著豐富的智慧和經驗。儘管這些內容相當簡短,但看完之後,老人們連走起路來都顯得比以前更有勁了。事實上,這樣的改變相當於12週體能訓練的效果!

為什麼希望、樂觀、積極向上的態度對健康有益呢?也許科學家和醫生們對人腦和身體的了解還不足以提供確切的答案。不過,根據現已掌握的知識和經驗,研究這方面的專家們還是能夠作出正確的推斷。譬如,一個神經學教授提議:「開開心心、滿懷希望的生活令人心情愉快。這種愉悅感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壓力,在這樣的狀態下人自然身強體壯。而且這也是個人人都做得到的保健良方。」

一些醫生、心理學家、科學家可能覺得這種說法標新立異,常讀聖經的人卻不以為然。將近3000年前,睿智的所羅門王在聖靈的感示下寫道:「喜樂的心是治病良藥,黯然神傷使骨頭枯乾。」(箴言17:22)請留意這句話所展現的平衡觀點。它沒有說喜樂的心可治百病,而是說喜樂的心彷彿一劑「治病良藥」,有助於恢復健康。

其實,如果希望能夠治病,哪個醫生不願開這個藥方呢?此外,希望不僅有益健康,還有更大的裨益。

樂觀悲觀,有何影響?

研究發現,積極向上的態度為樂觀的人帶來許多益處。在學校、工作場所、甚至運動場上,他們通常都有較為突出的表現。試以一個女子田徑隊的研究為例。教練對她們的運動技能做了徹底的評估。同時,研究員也分別調查了隊員是否積極地仰望未來。然後,根據運動員的樂觀程度,就可預知她們在運動場上的表現,這比教練所提供的一切數據更準確。為什麼希望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呢?

對樂觀主義的反面——悲觀主義的研究,帶給人們很大的啟發。20世紀60年代,研究動物行為的實驗有了出人意料的發現,研究人員因此發明了一個新詞——「習得的無助感」。他們發現,人也可能蒙受這類症候群的不利影響。比如說,研究人員將一些人置於令人不快的噪音環境中,告訴他們,只要找出預定順序,照順序按下某些按鍵即可關閉噪音。他們成功地關閉了噪音。

第二組研究對象也得到了相同的指令——不過按鍵卻無效。可以想像,後來第二組中大部分的人都覺得茫然無助。在接下來的測試中,他們相當猶豫,什麼都不肯做了。因為他們認為,不管他們做什麼,情況也不會有什麼改變。不過,樂觀的人就算被分到第二組,也依然拒絕向無助感讓步。

馬丁·塞利格曼博士曾參與設計剛才提到的一些早期實驗,後來受到推動以研究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為畢生事業。他對那些常覺無助的人的思維方式做了一番深入考查,得出這樣的結論:悲觀的思維方式在生活的各方面都對人造成嚴重障礙,甚至連正常的活動都無法進行。塞利格曼這樣總結悲觀的思維方式及其影響:「25年的研究讓我確信,如果我們像悲觀的人那樣習慣性地 認定,不幸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不幸永無終止,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會印上不幸的印記,那麼跟樂觀的人比起來,我們的生活就更不幸了。」

同樣,有些人可能覺得這樣的結論聞所未聞,可是常讀聖經的人卻覺其耳熟能詳。請留意這節經文:「你在苦難的日子氣餒嗎?那麼你的力量就微弱。」(箴言24:10)沒錯,聖經清楚說明,氣餒等負面情緒會侵蝕你的力量,使你無力付諸行動。那麼,你可以怎樣克服悲觀的情緒,讓樂觀和希望之光照亮你的生活呢?

[第4,5頁的圖片]

樂觀的思想使人得益不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