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研究班課文 21

唱詩第21首 不斷先追求王國

要尋求那座長存的城

要尋求那座長存的城

我們懇切尋求的是將來的城。——希伯來書13:14

中心思想

看看希伯來書第13章在現今和將來對我們有什麼益處。

1.耶穌預告耶路撒冷會遭遇什麼事?

 耶穌在去世前幾天向門徒預告,軍隊會「在耶路撒冷四周紮營圍城」。(路加福音21:20)他告訴門徒,他們一看到這件事發生,就要立刻逃離猶地亞。(路加福音21:21,22

2.使徒保羅給猶地亞和耶路撒冷的基督徒什麼提醒?

2 後來,耶路撒冷確實被羅馬軍隊包圍了。但在這件事發生之前幾年,使徒保羅寫了一封富於鼓勵的信給猶地亞和耶路撒冷的基督徒,這封信就是希伯來書。在信裡,保羅給他們一些很重要的提醒,幫助他們做好準備,面對前頭將要發生的大事。什麼大事呢?就是耶路撒冷即將被毀滅。那一帶的基督徒想活下去,就必須願意放棄他們的房屋和生意。保羅提醒他們:「我們在這裡沒有長存的城,我們懇切尋求的是將來的城。」(希伯來書13:14

3.「有真正根基的城」指的是什麼?為什麼我們尋求這座城?

3 那些決定離開耶路撒冷和猶地亞的基督徒可能遭到批評和嘲笑,但這個決定救了他們的命。今天,我們也可能被別人嘲笑,因為我們不相信人類能靠自己解決世上的所有難題,也不在撒但的世界裡追求舒適安穩的生活。那麼,為什麼我們作出這樣的選擇呢?因為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不會存留很久,我們追求的是「有真正根基的城」,「將來的城」,也就是上帝的王國。 a希伯來書11:10;馬太福音6:33)在本篇課文的每個小標題下,我們都會看看保羅的勸告怎樣幫助1世紀的基督徒繼續尋求「將來的城」,保羅怎樣幫助他們做好準備面對前頭的患難,以及我們能從保羅的勸告學到什麼。

要信賴耶和華,他決不離棄你

4.為什麼耶路撒冷對1世紀的基督徒很重要?

4 對1世紀的基督徒來說,耶路撒冷很重要。第一群基督徒會眾就是在那裡建立的,中央長老團也在那裡。另外,很多生活在耶路撒冷的弟兄姊妹都擁有自己的房屋,也積聚了不少財物。不過耶穌還是提醒那裡的基督徒,將來有一天他們必須逃出耶路撒冷,甚至逃離猶地亞。(馬太福音24:16

5.保羅怎樣幫助當時的基督徒做好準備,面對將要發生的事?

5 當時的基督徒如果想做好準備面對即將發生的事,就要聽從保羅的勸告,用耶和華的觀點去看耶路撒冷。保羅提醒他們,耶和華已經不再認可耶路撒冷的聖殿、祭物以及祭司制度了。(希伯來書8:13)此外,城內大多數的居民都不承認耶穌就是彌賽亞。所以,耶路撒冷的聖殿不再是正確崇拜的中心,而且這座聖殿將被徹底摧毀。(路加福音13:34,35

6.為什麼當時的基督徒需要希伯來書13:5,6的提醒和保證?

6 保羅寫希伯來書的時候,耶路撒冷是一座非常繁榮的城市。那個時代的一個羅馬作家說,耶路撒冷是「東方最知名的城市」。每年都有來自各地的猶太人到耶路撒冷慶祝節期,這大大促進了城裡的經濟,一些基督徒肯定因此賺了不少錢。也許這就是為什麼保羅勸勉他們:「你們處世為人,不要貪愛錢財,要滿足於目前擁有的東西。」接著,保羅引述了耶和華的一個有力的保證:「我決不撇下你,決不離棄你。」(請讀希伯來書13:5,6申命記31:6;詩篇118:6)這是耶和華向他的每一個忠僕提出的保證。對當時住在耶路撒冷和猶地亞的基督徒來說,這個保證非常重要。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收到保羅的信後沒過幾年,就必須放棄自己的房屋、生意,以及大部分的財物,然後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開始新生活。

7.為什麼我們現在就要學會更加信賴耶和華?

7 我們學到什麼?很快大患難就會爆發,這個邪惡的世界即將被徹底毀滅。(馬太福音24:21)跟1世紀的基督徒一樣,我們必須保持警醒,做好準備。(路加福音21:34-36)在大患難期間,我們可能需要捨棄自己的一些財物,甚至是全部的財產。到時我們必須完全信賴耶和華,相信他絕不會離棄我們。其實,我們現在就有機會表明自己有多信賴耶和華。你可以問問自己:「我作出的決定和我的人生規劃顯示,我信賴的是財富還是耶和華?」(提摩太前書6:17)我們雖然可以從1世紀發生的事學到很多,但將要爆發的大患難是前所未有的,我們要面對的考驗也是史無前例的,到時我們怎樣知道具體該採取哪些行動呢?

要服從那些帶頭的人

8.耶穌吩咐他的門徒怎樣做?

8 在保羅寫下希伯來書後幾年,羅馬大軍包圍了耶路撒冷城。生活在那裡的基督徒知道自己是時候要逃離了,因為耶路撒冷很快就會被毀滅。(馬太福音24:3;路加福音21:20,24)不過,耶穌只是說:「在猶地亞的就該逃到山上去。」(路加福音21:21)問題是那一帶有很多山,他們具體要往哪裡逃呢?

9.當時的基督徒可能想往哪些方向逃?為什麼?(另見地圖)

9 請想想當時的基督徒可能想往哪些方向逃。比如,他們可以逃到撒馬利亞山區、加利利山區、黑門山、黎巴嫩山區,或者約旦河東岸的山區。(見地圖)在這些山區,有一些城看來非常安全。例如,迦姆拉(加馬拉)坐落於險峻的高山上,而且極難到達,所以有些猶太人認為那座城是一個理想的避難所。但後來羅馬軍隊前來攻打迦姆拉並摧毀了那座城,城內的很多居民因此喪生。 b

雖然當時的基督徒有很多山區可以去,但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是安全的(見第9段)


10-11.(甲)上帝可能是怎樣發出指引的?(希伯來書13:7,17)(乙)當時的基督徒因為服從帶頭的人而得到什麼益處?(另見圖片)

10 看來,耶和華通過會眾裡帶頭的弟兄,指引當時的基督徒採取正確的行動。歷史學家優西比烏斯曾在他的著作中談到這段歷史,說上帝啟示了會眾裡帶頭的人,通過他們吩咐當時的基督徒離開耶路撒冷,逃往位於比利阿的佩拉城。佩拉城是個非常合適的選擇,因為這座城離耶路撒冷不遠,要逃過去不是很困難。此外,猶太人跟羅馬人之間的戰鬥不太會波及佩拉城,因為城裡大部分的居民都不是猶太人,一心要爭取獨立的猶太人對這座城的影響不大。(見地圖)

11 當時的基督徒按照保羅的提醒,服從那些在他們當中帶頭的人,逃往佩拉城,因此存活了下來。(請讀希伯來書13:7,17上帝確實沒有離棄這些基督徒,因為他們「一直等待那座有真正根基的城」,也就是上帝的王國。(希伯來書11:10

佩拉城離耶路撒冷不遠,而且是一個安全的地方(見第10-11段)


12-13.耶和華怎樣在他的子民遭遇危難時帶領他們?

12 我們學到什麼?耶和華會通過帶頭的人向他的子民發出具體的指引。我們在聖經中常常讀到,耶和華看見自己的子民遭遇危難,就任用忠信的人去引領他們。(申命記31:23;詩篇77:20)今天我們也清楚看出,耶和華仍然通過帶頭的人向他的子民發出指示。

13 例如,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後,在上帝子民中帶頭的人向各群會眾發出指引,告訴長老們怎樣帶領弟兄姊妹繼續一起崇拜耶和華。疫情爆發後不久,我們就舉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區域大會,大會以500多種語言舉行,參加的人可以通過網絡、電視或收音機享受大會的節目。疫情期間,弟兄姊妹還是能夠一直收到滋養信心的食物,結果能保持團結。我們可以確信,不論我們將來要面對什麼考驗,耶和華都會幫助帶頭的弟兄做明智的決定,給我們清楚的指引。我們信賴耶和華並服從他的指引,才能在大患難期間行事明智。不過,為了面對這段異常艱難的時期,我們還需要培養一些特質。哪些特質呢?

顯出弟兄之愛和好客精神

14.根據希伯來書13:1-3,在耶路撒冷被毀滅前的幾年,基督徒需要顯出什麼特質?

14 請再想想耶路撒冷和猶地亞的基督徒當時的情況。他們一直都彼此相愛。(希伯來書10:32-34)但在耶路撒冷被毀滅前的幾年,他們更要顯出「弟兄之愛」 c以及好客精神。(請讀希伯來書13:1-3同樣,在大患難爆發時,我們也需要這樣做。

15.當時的基督徒逃離耶路撒冷後,為什麼要繼續顯出弟兄之愛以及好客精神?

15 羅馬軍隊包圍耶路撒冷後不久,突然就撤軍了,這讓那一帶的基督徒有機會逃走。不過,他們能帶走的東西不多。(馬太福音24:17,18)所以在逃難的途中,他們必須互相幫助。在抵達佩拉城開始新生活後,他們也要繼續互相扶持。當時他們缺乏食物和衣服,也需要住的地方。面對這些「迫切的需要」,基督徒肯定有很多機會顯出真摯的弟兄之愛以及好客的精神,跟別人分享自己擁有的東西。(提多書3:14

16.我們可以怎樣向有需要的弟兄姊妹顯出愛心?(另見圖片)

16 我們學到什麼?我們很愛弟兄姊妹,他們需要幫助時,我們都很樂意伸出援手。例如,有些基督徒因為戰爭或天災而成了難民,很多弟兄姊妹都樂意幫助他們,使他們在生活和崇拜方面的需要都得到照顧。一個烏克蘭的姊妹因為戰爭離開了自己的家園,她說:「我和其他人都感受到耶和華一直在指引我們,也通過弟兄姊妹幫助我們。不管我們是在烏克蘭、匈牙利還是在德國,都受到了弟兄姊妹的歡迎和照顧。」我們對弟兄姊妹顯出好客精神,照顧他們的需要,就是在跟耶和華並肩工作。(箴言19:17;哥林多後書1:3,4

有些弟兄姊妹成了難民,需要我們的幫助(見第16段)


17.為什麼現在就要培養弟兄之愛,顯出好客精神?

17 大患難期間,我們會比以往更加需要互相扶持,因為那時的生活肯定會非常艱難。(哈巴谷書3:16-18)現在耶和華就在培訓我們,幫助我們培養弟兄之愛,顯出好客精神。這些特質都是我們在大患難期間不可或缺的。

做好準備,迎接未來

18.我們從那些逃離耶路撒冷的基督徒身上學到什麼?

18 歷史記載證實,耶路撒冷被毀滅時,那些服從吩咐逃到山區的基督徒存活了下來。雖然他們要捨棄自己的家園,但耶和華沒有捨棄他們。我們學到什麼呢?關於未來將要發生的事,還有很多細節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耶穌給我們的吩咐,就是要隨時做好準備。(路加福音12:40)我們也知道,保羅在希伯來書提出的勸告能保護我們,就像保護了1世紀的基督徒一樣。我們還知道耶和華向我們每一個人提出的保證,也就是他絕不會離棄我們。(希伯來書13:5,6)願我們熱切尋求那座長存的城,也就是上帝的王國,這樣我們就能享受王國帶來的美好福分,直到永遠。(馬太福音25:34

唱詩第157首 永享安寧

a 在聖經時代,一座城可以是一個王國,因為那時的城通常會由一個國王統治。(創世記14:2

b 這件事發生在公元67年,當時基督徒才逃離猶地亞和耶路撒冷不久。

c 原文中譯作「弟兄之愛」的這個詞可以指對親人的愛。不過,保羅在這裡用這個詞來指基督徒之間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