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百年前——1916年
1916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打了一年多,战争所造成的死伤人数相当惊人。
《守望台》(英语)1916年1月1日刊报道:“在欧洲发生的世界大战让人们开始担心未来,进而寻求宗教信仰上的安慰。”文章继续写道:“让我们把握传道的大好时机,不要退缩,要热心事奉上帝,传讲好消息。”
1916年的全年经文是罗马书4:20,经文鼓励大家要“凭着信心而大有力量”。很多圣经研究者都听从劝勉,结果耶和华赐给他们许多福分。
朝圣者为大家带来鼓励
朝圣者是守望台社派出的代表,他们逐镇探访各地的圣经研究者,鼓励他们并带给他们组织的指引。
1916年,至少有69个朝圣者从事探访的工作,他们旅行的距离长达80万公里。在维吉尼亚州诺福克市举行的大会中,朝圣者沃尔特·索恩将基督徒比作征战的勇士。他说:“参与世界大战的人多达两、三千万……世人却不知道,其实还有另一支军队。这支军队是主所领导的,好像基甸的三百勇士一样,但他们手中的武器不是刀枪。他们为了真理和正义而战,要为信仰打美好的一仗。”
战火中仍继续工作
1916年下半年,光是法国的索姆河战役,就造成一百多万人死伤。虽然法国的其他地区情况也很艰难,但弟兄们仍非常努力照顾各地的会众。《守望台》
1916年1月15日刊登载了约瑟夫·勒菲弗尔的书信。约瑟夫是住在法国德南的圣经研究者,1914年德军入侵迫使他不得不逃离家乡。他逃到巴黎后,就开始参加当地仅有的一群圣经研究者的聚会。虽然他的身体不太好,他还是马上开始主持所有聚会。泰奥菲勒·莱金原本住在法国德南,后来逃到欧谢勒,他在那里翻译《守望台》文章,并将灵粮寄给住在还没有被德军占领地区的弟兄。后来,军方认为他形迹可疑,强迫他离开欧谢勒,于是他去了巴黎和勒菲弗尔弟兄一起工作。勒菲弗尔弟兄很高兴莱金弟兄加入他的行列,觉得是耶和华回应了他的祷告。
他们在巴黎的工作有很好的成果。勒菲弗尔弟兄说:“现在我们的聚会人数大约45人……当中有些人觉得献身事奉上帝是非常荣幸的事,所以他们在灵性上进步良好。几乎所有人都会参加每周的见证聚会。”
保持中立
战事持续延烧,很多弟兄面临中立的问题。英国在1916年通过兵役法,规定18至40岁的男性必须服兵役。即使这样,很多圣经研究者还是坚决保持中立,不参与战事。
《守望台》1916年4月15日刊登载了苏格兰的沃登寄来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我的一个儿子刚满19岁,他拒绝从军,为主作了良好的见证。即使可能会被枪毙,我也相信耶和华一定会帮助他紧守真理,永不妥协。”
詹姆斯·弗雷德里克·斯科特当时住在苏格兰的爱丁堡。他是一位年轻的派书者,因拒绝入伍被告上法庭。不过,法官听过所有证词后,裁定斯科特弟兄符合兵役法的“免役资格”,判他无罪。
然而,不是所有弟兄能获得免役。到9月为止,共有264位弟兄申请免役,但只有5位弟兄获得批准。《守望台》1916年10月15日刊报道,264位弟兄中,有23位被指派做跟战争无关的工作,其他人有些受“酷刑折磨”,有些则被送去做“促进国家利益的工作,例如铺路、采矿等等”。
查尔斯·泰兹·罗素逝世
1916年10月16日,圣经研究者中带头的罗素弟兄到美国西部发表演讲,但这也成了他最后一次的巡回演讲。10月31日星期二午后,罗素弟兄在前往得克萨斯州潘帕的火车上逝世,享年64岁。
许多弟兄都觉得没有人可以取代罗素弟兄的位置。罗素弟兄的遗嘱刊登在1916年12月1日的《守望台》,虽然,他在遗嘱中表示他希望弟兄以怎样的方式延续他带领许久的传道工作,但问题仍旧是:谁能接替他的工作呢?
宾夕法尼亚州守望台圣经书社在1917年初举行年会,出席的人投票选出了一位弟兄接替罗素。虽然大家一致同意这个决定,但接下来发生的事表明,这样的团结并没有维持很久,前头还有如火的考验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