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亲亲孩子!

亲亲孩子!

亲亲孩子

19世纪的英国作家兼评论家罗斯金曾写道:“多爱孩子,多有回报。”为人父母的大概都同意,疼爱孩子是值得的,这不光是因为孩子会感恩图报,更重要的,是因为爱能够对孩子发挥正面的影响。

且举个例。《爱及其在自然界的作用》这本书说,孩子没人疼爱,“就很容易活不下去”。英国出生的阿什利·蒙塔古是著名的人类学家,也说:“没人疼的孩子,在生化、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跟有人疼的孩子很不一样,就是在发育成长方面,两者也迥然有别。”

《多伦多星报》曾报道一项研究,研究所得的结论也大同小异。报道说:“在成长期间,儿童没经常给人搂抱、爱抚,……他们的应激激素水平就会异常地高。”不错,襁褓中的婴儿缺乏肉体接触,“对其学习和记忆能力可产生深远影响”。

研究结果正好说明,孩子需要父母陪伴左右。要不然,父母又怎能跟孩子培养牢固的亲子关系呢?说来遗憾,就是在富裕国家里,父母也常常以其他东西取代自己,以别的方式来供应孩子所需。父母把孩子送上学、上主日学、干活儿或到夏令营去,或者给他们零用,叫他们玩耍去。由于远离家庭核心,跟父母关系疏离,许多儿童也许不自觉地产生了这个印象:爸妈不疼自己,家不是家,成人世界充满敌意。据估计,德国柏林有三千个孩子终日流连街头,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儿童都觉得家庭欠缺温暖。米夏是小孩子,情况像他的大不乏人。他说:“爸妈都不要我了。”同样,一个九岁的男孩子也怄气地说:“我宁愿做家里的狗。”

虐待儿童形形色色

漠视儿童就是虐待儿童,这正好证明了圣经的话——不少人都缺乏“亲情”。(罗马书1:31;提摩太后书3:3)漠视儿童能触发其他形式的虐待;这些虐待方式往往更难于察觉。例如,打从1979年(即国际儿童年)起,人们对儿童遭虐待或淫辱的问题已更为关注。当然,准确的统计数字得来不易,情况有多严重也因地区而异。话虽如此,儿童遭受性虐待,身心受创,留下抹不掉的烙印,会伴随他们一生,则是毫无疑问的。

不管遭受哪种虐待,儿童都会觉得自己没人疼爱。问题看来更日益严重。据德国《世界报》报道,“愈来愈多儿童长大后不善交际”。报道也说:“儿童缺乏家庭温暖。据[汉堡一个儿童指导中心的主管格尔德·罗迈克]说,亲子关系愈来愈脆弱,也许父母根本从没有跟孩子建立关系。这些儿童觉得自己备受冷落,渴求安全感,却无法如愿。”

儿童理当受人疼爱。没人疼的孩子难免觉得抑郁不平,拿冷落他们的人或甚至社会出气。十多年前,加拿大一个专门工作小组的报告说,人们得立刻进行补救,免得“认为受社会漠视”的年轻一代全给毁了。

年轻人缺乏爱和关注,就可能离家出走,借此逃避难题。很可惜,他们往往发现社会充斥着罪行、毒品、性不道德,问题比原来面对的要严重得多。事实上,二十多年前,美国警方估计在某大城市里,就有两万个16岁以下离家出走的少年。有人说,他们是“破碎家庭和暴虐行为的产品,父母往往不是嗜酒,就是吸毒。这些年轻人只好出卖肉体,沦落风尘,却又给皮条客打,自尊尽失,想跳出火坑,又怕遭人报复”。说来遗憾,人们已努力改善情况,问题却仍旧存在。

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儿童,长大后往往情绪不稳,无法好好把自己的儿女抚养成人。由于不曾受人疼爱,他们对儿女也冷若冰霜,让儿女跟他们一样,觉得爸妈不疼自己。德国一个政治家言简意赅地说:“少时没人疼,大时满怀恨。”

话说回来,许多父母都尽力让孩子知道父母疼爱他们,而且坐言起行,对他们关怀备至。然而问题依旧,也就说明了有的问题,绝非人凭一己之力就解决得了。且举个例,某些地方由于经济和政治制度欠善,未能向儿童提供足够的健康护理、适当的教育、充足的食物,又或者对儿童保护不周,让他们沦为童工,或在恶劣的环境下生活。成人贪婪腐败、自私自利,往往令问题雪上加霜。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提到今天儿童面对的主要问题时,写道:“千百万儿童仍然贫无立锥,数十万受着各种冲突和经济不稳冲击。成千上万的孩童因战争落得终身残废,还有许许多多父母双亡,或者死于爱滋病毒。”

全都是坏消息?也不尽然!联合国机构,例如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一直致力于改善儿童福利。安南说:“今天,生下来健康的孩子比以前多,孩子的免疫力也提高了。能读能写的、有自由学习、玩耍和过着儿童应该过的生活的都增加了,这样的成果,就是短短十年前也没想过的。”不过,他还是警告说:“我们绝不能沾沾自喜,停步不前。”

该特别关注的一群

有的儿童应当特别受人关注。20世纪60年代初,据报在十多个国家出生的数千个婴儿,是所谓的酞胺哌啶酮孩子;消息让举世震惊。酞胺哌啶酮是镇静安眠药,孕妇服后,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生下来的婴儿有的四肢萎缩,有的缺肢。这些婴儿的臂和腿,往往只像鳍状肢般大。

四十年后的今天,残害儿童的罪魁大概就是地雷 a了。据估计,世界各地布设了六千万到一亿一千万个具杀伤力的地雷。每年,大约二万六千人要不是给炸死,就是落得终身残废,当中不少是儿童。打从1997年以来,也就是乔迪·威廉斯因发起禁雷行动,成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一年,问题就一直大受关注。可是,布雷区仍旧存在。一个德国政治家就扫雷行动评论说:“目前的情况,就像人一茶匙、一茶匙地把浴缸里的水往外泼,但水龙头却没关掉。”

另一群该特别关注的,是那些无父无母的儿童。人类的创造者耶和华上帝原来的旨意是,家庭里父母双全,儿童在父母的呵护荫庇下茁壮成长。孩子是需要也应该得到“双亲”的爱和关注的。

孤儿院、儿童收容所都试着照料无父无母的儿童。很可惜,有的儿童或害病,或有学习障碍,或肢体残障,又或者有外国血统,本来就境况堪怜,亟须人家收养,却偏偏最受冷落。

另外,有些机构则呼吁人定期捐款,助养贫困国家的儿童。捐款常用来支付儿童的教育或购买日用品。捐款人可以跟受助养的儿童通信或交换照片,巩固联系。这样的安排不无好处,但到底仍不是上上之策。

以下是另一个扶助孤儿,蛮有意思的例子。1999年,这项活动才刚庆祝过五十周年纪念。

救助儿童村

1949年,赫尔曼·格迈纳在奥地利伊姆斯特镇创办了救助儿童村。当时一个小小的儿童村不断扩展,时至今日,儿童村已增加到接近一千五百个,甚至在非洲、美洲、亚洲和欧洲合共131个国家,也有着同类机构。

格迈纳依循四个方针办儿童村——母亲、兄弟姊妹、家和儿童村。每个“家”有“妈妈”,以及五到六个或更多个的孩子。“妈妈”跟孩子住在一块儿,试着像亲妈妈一样疼爱和照顾他们。孩子留在同一个“家”,跟着同一个“妈妈”,直到离“家”为止。“家”里的孩子有长有幼。年长的是“兄姊”,年幼的是“弟妹”,这样,儿童就能学习互相照顾,不致自私自利。人们也尽量趁孩子年幼,就让他觉得自己是“家”里的一分子。亲兄弟姊妹常安排在同一个“家”里生活。

儿童村由大约十五个“家庭”组成,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房子。“妈妈”会教孩子帮助料理家务。“家”里也许没有爸爸,但有些男子会像爸爸一样,给孩子劝导、教诲,必要时还施以管教。孩子在本地的学校念书。“家”每个月收到数目固定的津贴,支付生活各种开销。粮食、衣物在本地购置。这些安排旨在让孩子认识一般人的家庭生活,以及个中苦乐,尽量让孩子过正常生活,好为他们日后长大成人、成家立室一事打好根基。

圆满的解决办法

儿童收容所、孤儿院、救助儿童村、儿童基金会和类似的组织团体,尝试向身陷窘境的儿童伸出援手,确实功不可没。可是,有的儿童被剥夺了权利,这个事实是改变不了的。不管人怎样费心劳力,也不能让残障儿四肢健全,叫智障儿脑筋灵活,使离异的人重修旧好,让孩子家庭完整,或者叫死人复活,让孩子重享天伦之乐。

不管怎样,要圆满解决问题,人确实无能为力。但终有一天,这些问题会通通消失!真的,也许比你预期的还要快。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脚注]

a 请参阅《警醒!》2000年5月8日刊,“怎样消除地雷的威胁?”一系列文章。

[第8,9页的图片]

孩子需要也应该为双亲所爱